作者:拔剑出京城
“赢两目半还不多吗?”
小林的回击简单明了却寓意深长,两目半从绝对数来看是不多,可相对于半目胜负而言是够“多”了。
半目就分出胜负。
事实上,说现代棋手完全不算也有点冤枉,他们也算,而且很多精力都放在形势判断上,虽然有各种类型的棋手,但不进行形势判断的棋手几乎没有。赵治勋坦言形势判断无用,但也不得不承认在关键性比赛中还是要进行形势判断。
形势判断的目的是什么呢?即根据盘面的局势决定以后的战略方针,这种计算和前面提到的计算是两回事。简单地说,基于形势的计算是寻求维持局面均衡出入的计算,而基于战斗的计算则是给对手施以最大压力的计算,露骨地说,即时刻寻求最严厉的一着。
哪一种计算更符合藤泽所提及的围棋本质呢?我想,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然而在实际中,大多数的人仍然还是不得不选择前者。
除非是对计算力有绝对自信的棋手,如吴,木谷,坂田,赵治勋之流,一般都难以时刻寻求最严厉的一着,因为给对手的压力越大,反弹力也就越大,除非能施加更大的压力,否则很容易因为对方的反击而崩溃。这是棋手在胜负选择上的两难境地。更严重的是,按照规则,多赢少赢没有区别,力量较弱的棋手如果能维持局面平衡,当然不愿意冒什么风险去拼死一战。
“如果能挨到最后的半目就是胜利啊。”这种没出息的想法居然是大多数棋手的共识。
这么看,两目半已经实在是太多了。虽然,这和围棋作为一种胜负竞技的本质是格格不入的。
我们没有资格去苛求职业棋手,毕竟他们也不是生活在纯净的围棋世界中,一局棋对他们不仅意味着荣辱和理想,更有很多现实的损益。
可以苛求的是围棋现行的胜负规则。和现在棋手相比,这种胜负上的半目烦恼对古代中国棋手毫不起作用,他们是能多赢绝对不少赢,正是贪得无厌的那种类型。所以如此,和前面所提的数子差额胜负法有很大的关系。既然一局棋不足以定胜负,当然就要在局势有利时赢得多多益善,这和打足球主客场赛在主场力争多进球以赢得净胜球优势是一个道理。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古代棋手不会满足于什么简明优势,只要算得清,即使复杂有风险也不会放弃多赢一子的追求。
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对古棋的思考方法可能一直存在某种误解。他们是真的无视大局,不懂形势判断?还是他们根本不屑于形势判断呢?
我们制定的围棋规则应当是鼓励棋手能多赢决不少赢的规则,这才是对“二目半够多”最好的回答,最重要的是,这将从根本上改变现代棋手的思考方式。
我想,那将是一种更接近于胜负本质的思考方式。
夜凉秋如水,拔剑出京城
2002.11.11 北京